为切实提升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守护师生财产安全,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11月3日,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特邀资深法律专家、北京榜样・最美义工史波律师,开展“火眼识别‘鬼马套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线下宣讲形式,全校学生参与聆听,德育处汪艺主任主持此次讲座。

史波律师深耕校园安全与青少年保护领域多年,身兼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理事、中华志愿者协会全国青少年校园安全百校行项目专家顾问等多重身份,常年担任多所学校法治副校长,具备丰富的法治教育经验和专业的法律知识储备。

讲座中,史律师从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与构成要件切入,结合当前诈骗案件高发态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了电诈 “地域广、受害人广、损失大、花样新” 的核心特点。针对青少年易接触的场景,她详细剖析了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冒充电商客服、贷款征信、婚恋交友、AI 诈骗等十大高发诈骗类型的 “鬼马套路”,通过真实案例还原诈骗分子的作案流程,让同学们直观认清骗局本质。

针对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史波律师给出了具体防诈建议:牢记 “不点陌生链接、不下不明 APP、不加陌生好友、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转账” 的 “五不原则”;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 96110 反诈劝阻专线咨询;主动下载 “国家反诈中心” APP 开通预警功能;同时管理好个人银行卡和手机卡,绝不出租、出售,避免沦为诈骗帮凶。她特别提醒同学们,要警惕 “小额返利”“高收益零风险” 等诱惑,转账前务必多方核实对方身份,筑牢财产安全防线。



讲座尾声,史波律师寄语全体同学:“防范诈骗不仅是保护自己,更是对家人和朋友的责任。希望同学们将所学知识牢记于心、传递出去,成为校园防诈宣传的‘主力军’,共同守护财产安全。”

此次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主题讲座,不仅让同学们系统掌握了诈骗识别技巧与防范方法,更以德育为根基,引导大家树立 “自我保护是责任、守护他人是担当” 的道德意识。未来,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将持续把法治教育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防范习惯,在法治护航与德育滋养中稳步前行。